电池简介
电池
电池(electric battery)全称电池组,是由一个或多个带外部连接的电化学电池(electrochemical cell)组成的电源装置,用于为电气设备供电;电池组若由多个电化学电池组成,它们之间可以并联、串联或串并联方式连接。
狭义上,电池是将本身储存的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广义上,电池是将“预先储存”起来的能量转化为可供外用电能的装置。因此,像太阳能电池,只有转化而无储存功能的装置并不算是电池。其他名称有电瓶、电芯,而中文“池”及“瓶”也有储存作用之意。
英语单一个电池结构叫做“cell”(单电池),内部有多个 cells 并连或串连的结构叫做“battery”(电池组)。虽然在电池发展史上,“battery”一词特指由多个“cells”组成的装置;然而,英语本身的用法也起了演变,“battery”此术语的意涵已演化成涵盖由单一“cell”构成的装置。
电池发展史
电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古伊拉克时代。是在首都巴格达发现的素烧陶壶(巴格达电池)它是一种使用铜和铁的电池。考古者发现的物品被认为是至今发现的最早的 ...
刀片电池的工业化制作
由于弗迪电池工厂的保密规定,本篇推文所用图片皆来自于公开网络,转发请注明出处
搅拌,涂布
电池原料将在搅拌桶中进行多级搅拌,之后正极涂布在铝箔上,负极涂布在铜箔上,再进行高温烘干。
再涂布,辊压
对于刀片电池,负极进行石墨涂布,正极进行磷酸亚铁锂涂布,烘干完成后进入辊压机压制,提高压实密度。
裁切,叠片
接下来由裁切机裁切成刀片电池的宽度,之后将正负极叠在一起,称为叠片。
装配
最后再将上述材料运输至下一个车间。先制片,然后装配,再注液,最后化成检测。
--end--
“源”说新知,“源”来如此——社会实践科普篇总结
前言
在之前的调研中,我们通过导师座谈会和实验室实践学习了电池的基本知识,通过企业参观探知了新能源企业的发展现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了人们对电池的认知情况。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启了社会实践科普篇,利用我们的专业知识,结合查阅所得资料,利用各种宣传方式,面向不同人群展开了科普活动。
文字传递新知
为什么新能源汽车电池不同季节的充电时间不同?电池随用随充还是充满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刹车启动次数是否影响电池的寿命?电池怎样回收?什么电池最环保……提起电池你或许有很多的问题,在之前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人们对电池的安全使用,环保回收以及充放电问题最为关心。同时,结合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人们在电池的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很多不安全不科学的行为,可能对电池的性能和使用者的安全造成很大的影响。在互联网上查阅而得的知识也众说纷纭,可能对大众认知造成误导。基于此我们针对最受关注的问题结合我们的专业知识,贴合日常生活,查阅大量资料,制作了数期科普推文,向人们科普了电池的充电、性能、回收等问题。
这几篇科普推文以通俗平实的语言,将难懂的理论和公式变得通俗易懂。经过这一 ...
电池的实验室制作
制作视频
制作过程
第一步:剪出板栅
板栅是电池活性材料附着的载体,所以即使是其貌不扬,其中也颇有一番考究的学问,保留的部位,正极负极的规格都是应当注意的要点。
第二步:电极材料制作
电极材料包括活性物质,导电物质,黏结剂等,在分别称量和混合研磨后,我们即可获得所需的电极材料。
第三步:涂布
将电极材料均匀涂抹于对应的板栅上并使其均匀分布。
第四步:压片
将电极片进行压制,这样我们就可以获得电极片的半成品了。
第五步:装配
用隔膜包裹正负电极片后将其带压装配到电池盒中并密封完成。
第六步:注酸
从注酸孔注入导电溶液硫酸。
第七步:化成
化成,即为制作成后的首次充电。从图像中我们可以看出电池的电压电流等数据。
--end--
同览绿色发展,共创低碳未来(下)
前言
源创SEU小队于7月22日参观了“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 绿色低碳出行展览会,见识到动力电池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简单了解了电池技术的发展历程。而之后源创SEU小队又在线上观看了“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的开幕式、主论坛、部分嘉宾发言等,令其印象深刻的便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在开幕式上对未来中国动力电池以及电池体系的预测。
动力电池的未来
在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预测,2025年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将超过1TWh,产值超过1万亿元;未来十年,电池体系还将经历三次技术变革。
TWh时代
TWh的全称是:Tera Watt Hour(s),即太(拉)瓦时=10^9 kWh=10^12Wh。TWh时代便是亿千瓦时时代,即2030年动力电池的生产规模将形成TWh规模,单线产能规模将达20GWh,现有的技术产业无法满足TWh时代的需求,这种变化必然会对现有的工艺和生产制造产生革命性颠覆。
动力电池企业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曾公开表示,随着“电动化+智能化”创新应用正在越来越多的场景进行渗透,加上高速发展的新能源发电需要配备大量储能 ...
同览绿色发展,共创低碳未来(上)
前言
为了更好地了解动力电池的发展与前沿科技,源创小队于7月22日来到了四川省宜宾市,参观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主办的“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展览会。
背景介绍
大力发展动力电池产业是全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愿景的共同选择,是大势所趋、时代所需、未来所向。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国家“双碳”战略,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经国务院批准,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于7月21日—23日在四川省宜宾市举办。
大会邀请政、产、学、研、融、介、媒等方面重要嘉宾出席大会,高标准举行开幕式、企业家之夜、考察体验活动、投资促进会、主论坛、5个分论坛、闭门会、展览会、挑战赛等重大活动。源创小队便来到动力电池大会绿色低碳出行展览会现场进行参观。
参观现场
动力电池与新能源汽车
随着车企停止销售燃油车计划的逐步推出与各国碳中和政策的陆续实施,新能源汽车无疑成为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目前其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动力电池,系统和芯片三个方面,在这三个研究方向中,我国在动力电池方向具有明显优势。在现场的展板中我们了解到 ...
为热爱充电 携新知同行——源·创社会实践调研篇总结
源起绿色 化领新风——背景介绍
背景
新能源作为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对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把握国家经济命脉,完成“双碳”目标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电池作为一种重要的储能设备,是发展新能源产业的重要一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对相关领域的知识也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但仍存在对新能源产业认识片面的问题。
在这一背景之下,化学化工学院的七名同学组成“源·创”实践小组,决心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通过查阅资料,动手操作,走访调研等方式了解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并通过网站,科普文章,视频等方式宣传新能源领域知识,提升人们对新能源电池产业的认识,进而助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源起于知 思源于行——导师座谈会及实验室电池制作
导师座谈会
在我们成立源·创实践小组并初步确定实践方案后,我们联系了化学化工学院的雷立旭教授,并举行了导师座谈会。在导师座谈会上,我们第一次详细系统地学习了电池、新能源相关的背景知识,对相关领域有了不同的看法。当我们问及电池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场景时,雷老师除了为我们详细的介绍新能源和电池的发展概况,还兴奋地对我们说:“我的家乡在甘肃,那里的戈壁滩正 ...
科普面朝未来,电池引领生态(其二)
继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之后,“源创SEU”实践小组又为大家带来手机电池的分类和使用注意事项,加深对锂离子电池的了解。
手机如今已走进千家万户,手机电池也已从传统的镍电池转变为更先进的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拥有更快的充电速度,如何保养手机电池也成为了民众关注的热点。今天我们就总结了一下几个保养电池的要点,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充电习惯
当今手机不建议一次性用完电再一次性充满电,而建议随用随充。现在手机的电量保持在30%-80%较为适宜。不同于以往传统的镍电池,手机里的锂离子电池对充电并没有“记忆效应”,并不会受用户充电习惯所影响,所以支持随用随充。但过度的充电与放电会损害锂离子电池的寿命,所以并不建议一次性用完再充满。
当手机长时间不使用的时候,应该将手机充电至50%左右再进行关机。每隔一个月到半年时间需要再拿出来进行充电至50%,电量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过多可能会导致电池的续航能力降低,过少可能会导致电池无法再次充电。切忌不能完全地放电或者过充,以免电池出现故障。
在对手机进行充电时尽量使用原装的充 ...
科普面朝未来,电池引领生态(其一)
“源创SEU”实践小组将为大家带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分类和使用注意事项,与你一同探索新能源汽车的维护方案。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
从新能源汽车出发 聚焦动力电池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利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维修和保养逐渐进入了大众的视野。
所以我们将从动力电池概览和如何维修保养两方面进行简要科普。
动力电池概览
锂电池
锂电池是一种以锂金属或锂合金为正负极材料,非水性电解质溶液的电池。锂电池大致可分为两类:金属锂电池和锂离子电池。
之前,我们实践小组云游的弗迪电池工厂,制造比亚迪汽车所使用的刀片电池。这种电池通过优化结构,在保证一定能量密度的同时,大大降低了锂电池天生的安全隐患,是优秀的锂电池科研成果之一。
Q:锂离子电池的特性?
A:
较高的重量能量比和体积能量比;自放电小,可长期储存,这是电池最突出的优点;
没有记忆效应;寿命长,充电速度快,充电时间可以缩短到1-2小时;
由于电池不含镉、铅、汞等重金属元素,是现代最先进的绿色电池;
但它的成本很高,与其他充电电池相比,锂电池更贵。
Q:什么是电池的记忆效应?
A: ...
科普视频——铅酸电池的一生
铅酸电池的一生